您现在的位置:海口公司注册 > 海口公司新闻 >

海口创新工艺筑造“百年管廊”

发布时间:2017-05-18 10:08 来源:海口政府门户网站

“根据管廊结构特点,将其科学拆分成外墙、中隔墙、顶板等构件,在工厂进行标准化设计和生产,现场采用吊车等设备安装,通过后浇自密实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5月16日下午,在中铁四局海口地下综合管廊预制厂,项目相关负责人丁昌明向记者展示双皮墙预制装配式管廊施工工法,通过应用该新工艺,可以降低施工成本,管廊施工有望提速至少20%。

在丁昌明看来,海口引入PPP模式,因地制宜应用创新工艺,高标准高效率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打造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升级版,是立足发展实际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的具体举措。作为电力、通信、给排水、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地下综合管廊建成后不仅可以有效解决 “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和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而且对于优化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城市面貌、促进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创新引领设计先行

在全国率先应用施工新工艺

“我们在管廊施工过程中,探索技术创新,用工匠精神筑造管廊‘百年工程’。”海口地下综合管廊预制厂项目经理高习明介绍,海口管廊率先使用管廊内模台车技术,使管廊模板制作周期由2天缩短为2小时,采用易安特复合材料模板替代木模板,提升混凝土浇筑质量,同时充分利用BIM技术,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协同。

高习明说,目前,海口正在推广双皮墙预制装配式管廊施工工法,成为国内首批应用该新工艺的城市之一。该工艺应用在管廊施工中,可节省支模时间,大大缩短原先捆绑钢筋、浇筑混凝土和加固时间,实现缩短工期、施工现场干净整洁。据初步测算,预计可缩短20%左右的工期。

“我们结合海口实际,充分汲取专家智慧,对关键节点连接进行了精心优化,提高施工精细化和集约化水平,升级版的双皮墙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我们在全国是率先使用的。”该预制厂助理工程师姚东方介绍,施工方和同济大学、上海市政工程设计总院合作,施工方还会在现场做足尺实验,通过严格的工艺试验和理论分析,保证拼装后的管廊安全可靠。

据了解,为了做好新工艺的应用,目前,海口地下综合管廊预制厂正在加快建设,其中生产区由一条双皮墙自动化生产线和一条钢筋自动化加工生产线组成,年设计生产约4万立方叠合板预制构件,可满足约15~17公里双仓管廊的构件生产需求,预计今年6月中旬正式投产。

“绣花式”建管廊

构建城市空间开发新格局

作为全国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之一,海口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高质量完成43.24公里的三年国家试点建设任务。截至今年4月底,已完成管廊主体建设21.132公里,完成投资24.61亿元,三年试点管廊建设任务完成近半,正逐步实现电力、通信、燃气、供水、污水等七类管线入廊。

“扶持海口做大做优做强、建设国际化滨江滨海花园城市。”丁昌明表示,作为城市长远发展的基础设施工程,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就是对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的有效落实,通过完善地下空间开发,筑牢城市发展的“里子”,有助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美丽家园。

海口管廊建设运营采用“PPP+EPC+全过程跟踪审计”模式推进,其中建设期5年,运营期15年。由政府与中标社会资本方组成联合体,设立了PPP项目公司,负责PPP项目的投融资、建设和运营管理,实现政府与社会资本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海口市管廊试点项目已被列为国家第三批PPP示范项目。

“优化规划布局,盘活城市发展空间, 构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新格局。”近日通过专家评审并公示的《海口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明确,海口至2030年将建成222.10公里的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分近期、远期和远景(展望)进行。

据悉,正是因为推广包括管廊工程在内的PPP模式成效明显、社会资本参与度较高,海口近日被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并享受由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组织实施的在PPP项目以奖代补政策评审时予以优先支持等多项明确激励措施。